旗下微信矩阵:

储能产业何以吸睛?中国储能产业股权投资格局解析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共有接近60支基金将储能作为主要投资或关注领域,累计募集资金717.39亿元。
2023-04-17 15:07 · 微信公众号:清科研究  清科研究中心   
   

全球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长远愿景催生了蓬勃的绿色投资市场。根据Bloomberg数据,2022年全球能源转型投资规模突破1万亿美元,中国的投资金额达到5,4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能源转型将改变现有电力供应结构。随着中国总发电量中新能源占比逐年提升,风光发电存在的随机性、间歇性和波动性等特点对电网的影响日益凸显,使用储能系统实现跨时间调节电力供应需求愈发迫切。相应地,中国储能市场规模及相关股权投资活跃度也不断提升。在此背景下,清科创业(01945.HK)旗下清科研究中心正式发布《2023年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通过系统梳理储能产业政策、产业链结构、股权投资市场募投相关数据、行业发展机遇及风险、以及机构投资风险及建议等,为市场呈现储能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全景。

01

宏观政策规划先行

地方补贴支持行业发展

储能产业自2016年起就多次出现在国家级政策规划中。2016年后,国内新能源装机量快速攀升,逐渐超出电网原有消纳能力,“弃风弃光”现象逐渐显现。储能作为跨时调节电力的关键技术进入政策视野,被纳入《“十三五”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年)》等重大发展战略和规划中,行业指导意见和发展计划等也陆续颁布,在政策层面确定了储能行业先由研发示范向商业化初期过渡,再实现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两阶段发展目标,并提出加强先进储能技术研发,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完善电力市场化交易机制等要求。这一时期的相关政策主要停留在宏观规划层面。

“双碳”目标确定后,国家级规划中开始出现针对储能技术发展的具体目标。2021年,发改委、能源局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确定了国内新型储能装机总规模到2025年达30GW以上的发展目标。2021年10月,《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推进抽水蓄能和新型储能规模化应用,加强电化学、压缩空气等新型储能技术攻关示范和产业化应用。同月,在《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到2025年新型储能装机容量达到30GW以上的发展目标被重申。2022年3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十四五”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中计划到2025年推动新型储能由商业化初期步入规模化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国家层面的新型储能发展宏观目标更为明确,这为地方政府制定针对性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依据,也增加了储能相关投资的确定性。

在这一时期,储能参与电力市场的渠道也不断畅通。《“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中提出推动新型储能参与各类电力市场,完善适合新型储能的辅助服务市场机制。2022年6月发改委和能源局在《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中明确鼓励新型储能作为独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2022年底,国家能源局发布《电力现货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和《电力现货市场监管办法(征求意见稿)》,标志电力现货市场落地进程加速。电力市场改革加速,有助于进一步明确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商业模式。

地方层面,强制配储与相关补贴构成储能产业发展直接动力。目前已有20多个省级行政单位强制要求电站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设施,构成储能设施,特别是电化学储能设施采购与建设需求。

部分地区也提供了对储能设施投资和运营的补贴政策。多数补贴政策由市或区级主管部门制定,通常以建设容量、投资额度或参与电网统筹调度程度给予补贴。在电力交易市场机制尚未完善,电力价格未能完全体现储能设施在电网中的价值的背景下,政府补贴可部分降低储能项目盈利门槛,一定程度上调动行业投资积极性。

02

募投阶梯式增长

机构青睐产业链中游项目

政策引导下储能相关基金阶梯式增长

2021年后大额基金频出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不完全统计,截至2022年第三季度,中国股权投资市场中共有接近60支基金将储能作为主要投资或关注领域,累计募集资金717.39亿元。从时间分布来看,2017年和2021年的募集数量和金额均出现大幅增长,且多数大额基金出现在2021年及之后,这与国家制定的“由示范应用向商业化初期阶段过渡”,以及“由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的产业发展规划时间节点大体重合,反映出国家政策对于储能产业的引导性作用。

从基金管理人背景来看,参与设立储能领域基金的管理人背景比较多元,既有与电力或清洁能源相关的产业资本,如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中国神华、国华投资、三峡集团、宁德时代、保利资本、上汽投资、国网英大等;也有将储能产业作为重点产业发展的地方国资背景管理人,如江苏省投资管理、深创投等;此外,也有将新能源、绿色低碳、储能等作为投资方向的市场化股权投资机构,如凯辉基金、源码资本、IDG资本等。

产业投资呈阶梯式上升

年投资规模超过200亿元

投资方面,截至2022年9月,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领域项目投资累计近400起,涉及投资金额约1,300亿元。储能领域项目投资在时间分布上的走势与基金募集情况十分相似,也呈现阶梯式上升特征。

2016年之前,机构在储能领域的投资布局有限,每年所投项目数量不超过20起,全年投资金额最多在10亿元水平,单笔投资金额也较少,市场整体情况较为平淡。2016年后,随着储能在国家能源规划中地位提升,与基金募集规模增加同时,市场中对于储能项目的投资显著增多,年投资项目数量达到40家,投资规模超过100亿元。2021年,储能领域投资项目数量和规模水平进一步抬升,年投资项目数量超过50家,投资规模在200亿元以上。

从储能领域投资与基金募集的相对变化来看,一方面,2020年及之前的投资事实上更多瞄准动力电池赛道,此后则借由项目企业的业务范围自然延伸而切入储能领域。另一方面,2021年后储能相关基金募集的快速增加,也反映出储能作为电力市场中的新兴行业,其未来发展很大程度上仍受国家政策影响,当前的市场环境下尚未形成能够持续推动储能产业发展的自发性需求。

多数投资投向电化学储能

投资机构偏好产业链中游项目

从储能技术方向上看,绝大多数投资投向了与电化学储能相关的项目,其中的绝大多数与锂离子电池相关,少数其他方向项目包括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水系电池等。股权投资市场对储能技术的选择基本上与储能市场中新型储能占比吻合,这一方面反映出当前锂离子电池在性能、价格和安全性等方面已较为贴合储能应用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储能技术路线仍存不确定性,多数机构对可能替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在技术路线仍持观望态度。

从产业链角度分析,包括锂离子电池在内的各类电化学储能技术在电极材料、电解质和结构件等方面有所差异,但产业链基本具有相同环节,通常可被分为上游材料及零部件、中游核心系统集成和制造,以及下游的应用。

全部被投项目中,5.1%为产业链各环节均有所涉足的综合性储能企业,15.5%为专注于上游相关材料和零部件【1】制造的企业,35.2%专注于中游包括电池在内的储能装置【2】的生产,24.3%的项目可以提供集成后的储能系统产品【3】,5.6%为在产业链下游运营储能项目的企业。电化学储能领域中,投资布局向中游集中更为明显,超过70%的被投项目处于产业链中游,下游被投项目占比不足1%。

所有被投项目中接近半数有不同程度产品综合能力,其中既有实现从材料到储能集成产品布局的综合性企业,如宁德时代、国轩高科等,也有整合上游材料与中游电芯生产,或在中游整合电芯生产与其他辅助系统,或可以集成多个子系统输出成套方案的集成厂商。

整体来看,储能装置和电池、辅助系统和材料是机构主要的投资领域。时间分布上,产业链中游项目始终是机构投资的重点产业链环节,除个别年份外数量占比基本保持在60%至70%之间,其中对专营电池和辅助系统的项目投资数量长期占据多数,这一定程度上与新能源汽车领域投资热度较高相关。2016年后,机构所投项目中由独立研发电池或管理系统进而延伸至储能系统生产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多,反映储能产业逐渐形成单独的投资赛道。

从单个项目累计获投金额看,动力电池的发展对储能产业投资带动效应很大,累计获投规模较大的项目包括锂离子电池上游材料企业,或同时涉足动力电池、储能电池、消费电池等两个或多个行业的电芯企业。这也部分说明了锂离子电池储能何以成为当前主流新型储能技术:受益于各方在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领域资金与科研资源的持续投入,国内目前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锂离子电池产业链,显著降低了锂离子电池成本,并积累了相应的生产与运营技术,为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应用于储能领域奠定基础。

从参与投资的机构来看,储能领域投资较为活跃的机构投资阶段都偏早期。其中部分是关注新能源较早的机构,此前主要布局动力电池产业链,在近年转向储能领域投资。如深创投长期关注新能源和新材料领域,2020年前即对动力电池、电池材料等新能源相关行业有较多投资。随着“双碳”战略确立,机构关注重心进一步转向“双碳”背景下的能源结构升级,陆续投资分布式储能运营系统服务商库博能源、锂电行业科技型企业昆宇电源等项目。国投创新在2016年进入锂离子电池赛道,先后投资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项目;2020年后在锂离子电池领域进一步加码,连续两轮投资蜂巢能源。类似机构还包括松禾资本和北汽产投等,均是较早时布局新能源车相关的动力电池领域,近年所投项目的业务扩散至储能领域。

部分机构则在近年开始转向新能源领域投资。例如,源码资本是基于对绿色转型产生的真实需求的认知,开始关注双碳领域“源-网-荷-储”全产业链,目前已在光伏电池、储能技术、新型材料等行业有所布局,如光伏薄膜领域的曜能科技等项目。在储能赛道,源码资本尤其关注科技与商业的结合,寻找具有科技驱动变革能力和品牌竞争能力的企业,目前已布局户用储能领域的德兰明海,储能系统领域的奇点能源,动力电池领域欣旺达EVB等项目。

近年在储能领域较为活跃的还有瞄准前沿技术应用的天使投资机构。例如,中科创星除布局传统锂离子电池赛道外,还投资了研发固态锂电池的卫蓝新能源、压缩空气储能项目中储国能等。英诺天使基金就关注储能系统运营中可以实现降本增效的关键技术,并对其他新型储能技术与锂离子电池储能的混合储能应用前景保持关注,目前已布局国润储能、云储新能源等储能技术和辅助系统项目。

整体上看,包括活跃机构在内的股权投资机构更加青睐生产储能装置或为储能系统提供关键辅助系统的中游厂商。

03

需求与盈利迷局交织

机构寻找回报与风险平衡点

投资机构所投储能相关项目多数为生产储能装置或提供关键辅助系统的中游厂商,下游运营类项目较少,这种产业链上的不均匀分布主要由运营类项目的重资产属性以及模糊的商业盈利前景等因素导致。

储能下游需求以实用为主

商业运营盈利模式有待探索

目前储能系统的运营者包括发电企业、电网、储能场站投资方、工商业和家庭用户等主体,其中发电企业、电网、储能场站投资方对储能系统的需求和建设规模趋近,可统称为大型储能;小型工商业和家庭用户所用储能通常被称为小型储能,包括小微型储能系统和户用储能。

大型储能根据下游建设和运营方,又可被分为发电企业配建,电网企业自建和独立储能三类。其中发电企业主要的储能需求包括新能源发电强制配储(发电侧配储),及传统能源发电企业加装储能(火储联调)。前者目前已在全国范围内被广泛推行,超过20个省级行政区要求新增新能源发电项目配套储能系统,配储比例在10%到20%之间不等,配储时长要求均为2小时以上。而后者则是当前技术条件下传统发电企业提升自身灵活性的必要需求,如上海电气为广东粤电大埔电厂建设的火储联调项目,就采用18MW/9MWh电化学储能系统,使项目2台机组综合性能指标进入市场前10%。

电网企业主要的储能需求包括缓解调峰压力、提高电网可靠性和电能质量、延缓输配电投资等,投资建设储能项目多为收益机制更为明确的抽水蓄能项目,单独投资建设新型储能项目相对较少。电网企业在2018年及之前对建设储能设施积极性较高,但在2019年5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明确电储能设施成本费用不计入输配电定价成本后,建设储能设施积极性逐渐消退。

独立储能是近年兴起的,独立于发电或电网企业,直接与电力调度机构签订并网调度协议,以独立主体参与电力市场的储能项目投资运营形式。区别于发电企业和电网,独立储能以经济收益为导向,同时开展多种商业模式以实现*收益。目前,独立储能的主要盈利途径是作为共享储能提供容量租赁、参与电力辅助服务市场和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等。

小型工商业和家庭用户对储能系统的基本需求是保障稳定供电、电力自发自用和容量费用管理等,在部分具备电网和制度条件的地区还可以开展峰谷价差套利。例如浙江有望于2023年开展试点的“隔墙售电”,就是由分布式能源生产者通将电力直接销售给周边的能源消费者的新模式。

通过对电力市场中对于储能系统的需求分析不难看出,对储能系统有明确商业盈利需求的主要为独立储能,但尽管独立储能项目通常尽可能同时开展多种商业模式以*化收益,如“新能源容量租赁+有偿调峰调频”或“新能源容量租赁+现货市场峰谷价差套利”等,但当下收益率仍难以刺激大规模投资。由于国内采用大电网系统,电力市场化机制尚未形成,峰谷价差套利等海外较为成熟的储能盈利模式获利空间较窄,无论测算下游储能项目的内部收益率(IRR)或全寿命储能度电成本(LCOS),其水平均较难达到多数市场化VC/PE机构的收益门槛。因此,机构投资目前集中在需求较为确定、盈利前景较为清晰的储能产业链上中游。而对下游储能运营项目的投资则主要来自产业方或“五大四小”等电力相关企业的投资。

从国际经验来看,更为灵活的电力市场机制和较大的电力峰谷价差有助于提升储能设施的经济效益。一方面,更加市场化的电力供需结构有助于各类主体平等参与电力市场,方便储能设施运营商以各类模式获取经济收益;另一方面,更大的峰谷价差也使得独立储能和用户侧储能的容量费用管理和价差套利更具盈利性。储能走出明晰的具体商业模式仍有待市场改革进一步发力及运营主体持续探索。

机构自下而上聚焦赛道

密切关注政策变动与技术前沿

具体到投资策略,由于储能系统的需求和应用环境复杂,不同应用场景对于储能设备的需求差别很大;但从市场整体看,对于储能设备的需求又是真实确定的,所以活跃机构普遍采用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从机构自身较为熟悉的场景出发,通过分析该场景下储能系统所需具备的技术特性,沿产业链向上,结合安全性、经济性、资源可持续性等指标,逐步聚焦赛道。

赛道选择上,多数机构仍然选择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路线。锂离子电池受益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技术成熟度高,市场规模较大,应用于储能领域已具备一定的经济性。但业界对于未来的主流储能技术仍有一定分歧,锂离子电池长期来看在储能容量、安全性和资源可持续性等方面也面临压缩空气储能、氢储能等其他储能技术的挑战,锂离子电池技术本身也有继续迭代空间。因此,部分机构因此选择追踪行业技术发展前沿,慎重选择其中具有规模化能力和商业价值的项目,但同时需要注意技术迭代可能带来的主流路线变更

在当前由市场需求拉动的储能行业生态尚未完全形成的背景下,电力市场改革、产业扶持倾向、补贴等政策均会对储能设施需求和相应技术路线发展产生较大影响,机构应当密切关注政策变动,以及商业运营盈利前景变化。此外,尽管短期内电力价格市场化可能拉开峰谷价格差距,但随着储能渗透率提升,其削峰填谷功能可能使峰谷价格趋于收敛,从而影响储能系统未来盈利水平,间接放大机构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因此,机构投资者应密切关注政策变动对行业方向、盈利水平和项目估值的影响,谨慎评估项目前景。

项目层面,由于当前储能需求受限于市场格局尚未完全释放,具有较多下游资源储备的厂商将收获机构更多关注。同时,基于海外市场对于储能系统的中短期和长期需求,以及国内锂电池产业链的优势地位,国内部分储能系统提供商料将执行国际化战略。机构可以关注其中具有海外用户资源,较早布局海外市场或具备本地化经营能力,具有核心技术的团队和项目。

04

结语

长期来看,在“双碳”目标背景下,到2060年可再生能源将提供中国90%的能源供给,随着可再生能源比例持续提高,电力系统对灵活电网和储能存在刚性需求,根据CNESA预测,2022-2026年中国新型储能市场的复合年化增长率将达到53.3%至69.2%。然而受限于现有电力市场,储能设施的价值还不能完全体现在运营者的收入中。因此,短期内市场对于储能设施的需求难以完全释放,产业发展仍主要需要相关政策支持。此外,未来储能市场不同技术所占比例也未形成共识,机构投资储能领域项目需要在中短期的相对确定性与长期的发展不确定性中权衡。更多内容详见报告完整版目录:

05

后记

本报告核心观点的形成是基于储能领域投资机构及企业的深度访谈及总结,凝聚市场上主流机构的投资策略及行业风险分析。通过清科研究中心的发声为市场带来更多有价值的参考,推动国内储能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也为聚焦储能赛道的股权投资机构提供更多资讯。在此特别感谢以下为本文提供访谈支持的单位:

北京源码资本投资有限公司

西安中科创星科技孵化器有限公司

北京汽车集团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国网英大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深圳市松禾资本管理有限公司

中储国能(北京)技术有限公司

西安奇点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市德兰明海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指直接用于电池或其他储能装置生产的材料及零部件,如电池阴极和阳极材料、电解液等。

【2】指可以实现能量转换的储能元件,如电池、储能飞轮等。

【3】指可以为终端用户使用的成套储能系统。

了解更多:https://report.pedata.cn/1679634645304061.html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微信公众号: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