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健康产业引发“财富第五波”(一)

3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在《财富第五波》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通过大量详实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市场论证,展示了即将到来的健康产业财富浪潮,并大胆预测美国未来几年健康产业年产值将达1万亿美元。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健康产业也无疑正在成为中国的“财富第五波”。根据统计数据,2007年1-10月,全国仅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就达到 5,073.80亿元,同期增长25.87%。
2007-11-27 00:00 · 清科研究  郑杏果   
   

    3年前,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的《财富第五波》中文版首次在中国大陆面世,就被评为“全国优秀畅销书”,至今已重印4次。作者在书中将健康产业称为继IT产业之后的全球“财富第五波”,通过大量详实生动的案例分析和市场论证,展示了即将到来的健康产业财富浪潮,并大胆预测美国未来几年健康产业年产值将达1万亿美元。时至今日,就连谷歌与微软等巨头的IT战火也早已波及健康产业,IT领域的*们也信誓旦旦地承诺,要利用IT技术和影响力向健康产业注资2万亿美元。

    在经济飞速增长的今天,健康产业也无疑正在成为中国的“财富第五波”。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7年1~10月,全国仅医药制造业的总产值就达到 5,073.80亿元,同期增长25.87%。

      投资者也毫不掩饰对健康产业的关注与偏爱。进入2007年以来,佳美口腔、九州通集团、蓝韵医疗等一系列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级别的投资均是明证。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统计,2007年前3个季度中,仅针对生物/医药类的风险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额已经达到5.11亿美元。中国健康产业已经由产业投资转入资本运作阶段,资本市场无疑正在改变着这个产业的生存方式和竞争态势。

    从健康消费需求和服务提供模式角度出发,健康产业可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并形成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即:以医疗服务机构为主体的医疗产业;以药品、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医疗耗材产销为主体的医药产业;以保健食品、健康产品产销为主体的传统保健品产业;以个性化健康检测评估、咨询服务、调理康复和保障促进等为主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医疗产业、医药产业对于消费者而言多是被动消费,偏重于治疗;健康管理服务产业则是主动消费,偏重于预防;保健品产业介于二者之间。

0314cn11.jpg

0314cn22.jpg

    健康产业投资 之医疗篇

    一直以来,医疗行业由于投资周期长、产品同质化严重、风险较大、医疗体制约束等原因,称为投资者又爱又恨的领域。不过2007年以来,陆续在海外上市的沈阳三生、同济堂、先声药业药明康德海王星辰等企业都有良好表现,境外融资的升温又一次为投资机构注入了兴奋剂。2007年的医疗改革所带来的新机遇,也显然成为重大利好消息。

    医疗改革带来商机

    根据国家“十一五”规划,2007年,“新农村合作医疗”试点覆盖面将扩大到全国县(市、区)总数的60%,2008年在全国基本推行,2010年基本覆盖农村居民。如果农村人口分别用5年、10年、15年达到城市人均卫生医疗费用2004年的水平,农村人均卫生医疗费用年均增长33%、15%和10%。这为国内医疗器械以及服务行业带来了巨大商机。

    目前,国家三甲以上的医院有563家,二甲、县级以上5000家,而“十一五”规划的31万家医疗服务机构/社区医院的医疗设备更新换代,也意味着上千亿的市场等待开发。随着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全面推进,将扩大医疗保险人群范围,即从目前的1.6亿人增加到3亿人,加上即将推出的公立医院改革,和大批民营医院被纳入医保定点,将促进医疗器械的消费,同时普及型医疗设备将有一个快速的增长。

    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有近600亿美元的资本在关注中国的医疗市场。公开资料显示,截至当前,国内民营医疗机构包括佳美口腔、瑞新医院、爱德华医院和曙光医院分别获得了来自境外基金近80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国际资本对中国医疗所关注的领域主要集中于眼科、口腔、皮肤科等专业科室的投资。此前,中国卫生主管部门也曾透露出医院将不再给泌尿、眼科、口腔、医学美容和中医等6个专业科室增加投入,允许非公有医疗经营参与。

    医疗器械成主角

    各种迹象表明,IT技术、新材料技术与医疗技术的结合造就了许多新的医疗方法,而在市场需求的持续推动下,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是最近几年的投资热点。

    到2010年,国家对农村医疗体系建设投资预计将达到2000亿元,其中用于医疗器械的占到30%。医疗器械行业的发展,首次写入了国家发改委的发展规划指导意见当中。与此相应的是,中国医疗器械产业在近年保持了较为快速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诊断、治疗、化验,向诊断、治疗、分析、康复等多方面转化。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的第三大医疗器械市场。

    目前国内医疗器械经销企业有45000多家,但平均医疗器械行业产值不足700万元,而美国一个公司的产值大概是70亿美元。业内人士普遍预计,随着中国医疗器械相关法规的完善,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将迎来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其中,家用医疗产品的市场潜力,和进口产品替代所带来的商机已经普遍引起投资者注意,成为资本介入医疗器械行业的理想切入点。从功能细分上来看,投资者认为在五个领域更容易发现投资机会,他们分别是医院信息化相关的计算机技术、家庭和自我保健器械、微创医械、器官移植和辅助医械、医疗服务机构等。

    新药研发:风险与机遇并存

    新药研发是世界大型医药跨国企业最为关注的经营法则,掌握新药不仅是拥有未来的市场,更重要的,具有专利的新药在销售上售价远远高于非专利药。随着生物外包全球分工的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生物医药外包的一个新兴市场,这与中国巨大的药物市场需求、广阔而低廉的临床试验资源、研发机构巨大的人力资源,以及政府的重视和支持息息相关。比如世界著名制药企业美国礼来公司,6月宣布成立礼来亚洲风险投资基金,计划未来5年内投资1亿美元,用于亚洲特别是中国*潜力的生命科学领域的创新企业。

    不过,相对于医疗器械,风险投资虽然对于新药研发特别是合同研发外包(CRO)同样抱有热情,但是显得更为谨慎。

    究其原因,一是新药研发时间相对较长,投入大,风险较高。比如,一般研发新药的资金投入至少需要3亿美元,研发时间则为8~10年,会超出很多风险投资基金的存续期。二是相应产业结构的不健全,导致市场回报不确定。花费了较长时间开发出来的新药,即便拿到了监管部门的批文可以上市,也不见得在销售额上会有大的增长。因此,市场的开发显得更为重要一些。

    (未完待续)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看了这篇文章的用户还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