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下微信矩阵: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2011年三季度,中国的并购市场在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和产业整合的加速的有力推动下,延续了火爆增长的态势,并购活跃度再次打破记录,创下五年以来并购案例数新高。
2011-10-08 11:42 · 清科研究  徐卫卿   
   

  大中华区著名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清科研究中心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中国的并购市场在国内经济的平稳增长和产业整合的加速的有力推动下,延续了火爆增长的态势,并购活跃度再次打破记录,创下五年以来并购案例数新高。数据显示,在清科研究中心研究范围内,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并购案例294起,同比增长102.8%,环比增长21.5%;披露金额的265起案例并购总额达103.39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的并购金额76.26亿美元相比增长35.6%;与上季度并购金额136.28亿美元相比环比下降24.1%。其中,国内并购案例有246起,涉及金额48.18亿美元;海外并购31起,但涉及金额高达41.09亿美元,几乎与国内并购持平;外资并购有17起,涉及金额为14.12亿美元。

  图1 Q1’09-Q3’11中国并购市场发展趋势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清科研究中心认为,2011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存在如下几个引人注目的特点:

  跨国并购强势增长,海外并购和外资并购“并蒂花开”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本季度跨国并购呈现了强势增长,并购案例共完成48起,披露金额的34起案例并购金额高达55.21亿美元,占本季度中国市场并购总额的53.4%。跨国并购案例数环比增长23.1%,同比增长高达128.6%。跨国并购交易总额与上一季度的92.15亿美元相比,环比下降了40.1%,与去年同期的53.21亿美元相比,同比增长3.8%;

  跨国并购交易中,外资并购的交易激增尤为显著。外资并购案例共完成17起,披露金额的10起案例并购金额为14.12亿美元,占本季度中国市场并购总额的13.7%;平均并购金额达1.41亿美元。外资并购交易总额是上一季度的25.4倍,同比增长高达391.7%;并购案例数环比增长了41.7%,同比增长了70.0%。外资并购交易总额环比骤增一方面是因为本季度外资并购交易中有几笔交易额巨大的案例,例如:加拿大丰业银行以6.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股权的交易,另一方面是由于上一季度安全审查制度的出台,市场处于观望态度,导致外资并购出现短暂的冷却,本季度外资并购交易迅速回暖。

  同时,海外并购的交易数量和金额也呈现上升的态势。本季度,海外并购案例共完成31起,披露金额的24起案例并购金额为41.09亿美元,占本季度中国市场并购总额的39.7%;平均并购金额高达1.71亿美元。海外并购案例数环比增长14.8%,同比增长高达181.8%;并购交易总额环比下降55.1%,同比下降18.4%。

  跨国并购强势增长,海外并购和外资并购“并蒂花开”。跨国并购数量的激增与海外并购的活跃密不可分。在全球经济阴霾不散的大环境下,中国企业抓住机遇在世界舞台展现英姿,并购的活跃度显著上升。尤其是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更是引领了海外并购大潮。

  另一方面,外资并购也呈现出强势崛起的态势。首先是外资审查制度的进一步细化和明朗对外资并购的规范和引导作用显现,国际资本对中国市场信心回归;其次是中国境内企业的繁荣发展,优秀的本土企业吸引着国际资本的眼球;再加上本季度外资并购的单笔交易规模都比较大,使得外资并购呈现出强劲上升的态势。

  从跨国并购的行业分布来看,以能源及矿产和食品&饮料为主导,分别完成9起和7起并购案例,涉及金额分别为26.68 亿美元和1.67亿美元。其中能源及矿产行业为跨国并购交易中金额*的行业,占跨国并购总额的48.3%。本季度完成的大规模跨国并购交易有中国铌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1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巴西矿冶公司15.0%股份的交易和加拿大丰业银行以6.9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广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股权的交易。

  图2 Q1’09-Q3’11中国企业跨国并购趋势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图3 Q1’09-Q3’11中国企业海外并购趋势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图4 Q1’09-Q3’11中国企业外资并购趋势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行业并购争奇斗艳,“能源及矿产、机械制造房地产、生技/健康”并驾齐驱

  从行业分布来看,2011年三季度中国并购市场完成的294起并购案例广泛分布于能源及矿产、机械制造房地产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建筑/工程化工原料及加工等二十多个一级行业。

  从并购案例数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的并购活动最为活跃,并且并购总额也是行业之首。能源及矿产行业共完成35起并购案例,占比11.9%。随着中国经济稳定增长,中国矿产能源的对外依存度也在不断攀升。在全球经济从金融危机中逐步复苏的背景下,新兴市场活跃的需求带来矿产品价格高涨。手持大量现金的中国企业,从央企到地方企业、再到主权财富基金,纷纷在世界舞台上登台亮相,上演着一幕壮观的海外矿产资源并购大合唱。其次,是机械制造行业,共完成30起并购案例,占比10.2%。机械制造是一个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的行业。由于多年计划经济下地方财政包干体制等遗留问题,中国工程机械行业企业数量多、规模小。近期机械制造行业兼并、重组、整合不断进展,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位居三位的是房地产行业,共完成26起并购案例,占比8.8%。 在国家银根紧缩、限购等政策紧抓不放的背景下,房地产行业量价齐跌,萎靡不振。房地产行业的并购节节攀升,全年的并购数量不断突破新高。

 

  从并购金额来看,能源及矿产行业名列榜首,35起披露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达34.49亿美元,占本季度并购总金额的33.4%,平均并购金额高达9,855.23万美元。本季度能源及矿产行业发生了一系列大手笔的海外并购案,其中,中国铌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以19.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巴西矿冶公司15.0%股份的交易是本季度并购金额*的一起交易。其次为房地产行业,披露金额的26起案例,并购金额达到11.04亿美元,占比10.7%,平均并购金额高达4,246.80美元。汽车行业居第三位,涉及金额9.44亿美元。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VC/PE相关的并购数量同比增长229.4%,并购金额同比增长383.3%

  清科研究中心数据显示,2011年三季度VC/PE相关企业共发生56起并购交易,同比增长高达229.4%,环比增长14.3%;52起披露价格的并购交易涉及金额15.09亿美元,同比增长高达383.3%,环比下降46.8%,从行业分布来看,56起VC/PE相关的并购案例分布在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化工原料及加工、机械制造、电信及增值业务汽车互联网建筑/工程等十七个一级行业。其中,生物技术/医疗健康、化工原料及加工、机械制造、电信及增值业务行业并列成为本季度VC/PE相关并购最为活跃的行业,发生并购案例数分别为6起。VC/PE相关的并购的强势增长证明并购退出在投资机构退出方式中的份额显著提高。VC/PE投资者也越来越多地采用并购手段来实现退出,从而获得回报并规避风险。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三季度中国并购金额超百亿美元 活跃度创五年新高

 

------------------------

  清科集团成立于1999年,是中国*的创业投资与私募股权投资领域综合服务及投资机构,主要业务涉及:领域内的信息资讯、研究咨询、会议论坛、投资银行服务及直接投资。

  服务介绍:

  清科研究中心于2001年创立,研究范围涉及创业投资、私募股权、新股上市、兼并收购以及TMT、传统行业、清洁技术、生技健康等行业市场研究。目前,清科研究中心成为中国最专业权威的研究机构之一。清科研究中心旗下产品清科数据库(Zdatabase)是一款覆盖中国创业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领域最为全面、精准、及时的数据库,为众多有限合伙人、VC/PE投资机构、政府机构等提供专业的信息服务。

  清科互动平台是目前国内影响力*的投资人及企业家交流平台,每年参会人数总和逾万人次,拥有国内最强的投资人关系网络。旗下会议论坛品牌包括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论坛、中国有限合伙人峰会、中国高成长企业家峰会及创业投资俱乐部。

  清科资本是清科集团旗下的投资银行业务,为中国高成长企业提供全方位融资、并购和重组方案,每年协助20多家企业完成资金募集和并购,交易金额超过2亿美元。行业涵盖互联网、通信、教育、健康医疗、消费、零售及服务业等方面。

  清科创投是清科集团于2006年募集成立的创业投资基金,专注于投资具有高增长潜质的中国企业,主要采取联合投资的方式和国内外著名创投机构投资于中后期企业,以领投或联合领投的方式投资于早期的创业企业。

  清科投资是清科集团旗下专注于母基金(FoF)的管理平台,是一支专注投资中国市场上优秀的创业投资(VC)和私募股权基金(PE)基金的母基金。于2011年成立,首期募集目标20亿元,总募集规模为50亿元。

  投资界是清科集团旗下*的中国私募股权投资行业门户网站。以强大的投资人关系网络为基础,致力于为业界人士提供最及时、准确、深入的市场报道,并整合清科集团十余年的行业研究资源,倾力打造具备丰富数据及深入分析的专业化网站。

  更多详情请咨询400-600-9460

 

【本文由投资界合作伙伴清科研究授权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zero2ipo.com.cn)投资界处理。

本文涉及